買到房之后的硬裝和家具選購讓許多人操碎心,因為舒適家居太難求。家已經不單單只是供人居住的地方,更是我們情感的港灣和心靈的歸宿,只有舒適的環境才能讓人放下一身疲憊,享受到愜意的居住體驗。
然而新房怎么裝出自己想要的感覺呢?很多“聰明”的業主將新房交給裝修公司包辦,只需說明自己想要的風格,裝修公司就會量房設計出效果圖,并給出報價單,自覺省心省力。但其實你可知道報價單上關于價格的陷阱讓你防不勝防?
1.在計價單位上鉆空子
以定制衣柜為例,裝修公司會在報價單上列舉出用材、五金配件、輔料和工藝等,各項收費明細看似很合理,但卻別有用心地忽略衣柜實際的尺寸大小。其實
定制整體衣柜的計價方式是按照定制的實際面積來算的,以“項”為單位的收費方式誤差大,不科學不可取。
2.裝修材料以次充好
新房裝修效果是否滿意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往后的居住體驗,而其中裝修材料和選購的家具起到了重要作用。某些不規范的裝修公司會趁業主不注意,在材料的品牌、規格、數量和環保級別上動手腳,以次充好卻報出高價,業主在查看材料報價單據時應多多留意。
3.虛報單項支出或材料價格
某些業主會在裝修新房的時候先去賣場了解材料或家具價格,再找裝修公司咨詢,發現他們給出的報價單比自己預想的低,于是爽快簽約。但這是裝修公司特意為之,前期壓低了某項材料的價格,卻在后期的人工費上獅子大開口,或刻意遺漏某項主材,在后期要求業主加錢或自行購買等。
4.施工環節偷工減料
裝修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認真對待,業主憑自己前期了解的信息,將新房放心的交給裝修公司,最后被各種偷工減料,入住后才發現滲水或掉漆等問題。此時裝修公司已撒手不管了,業主只能自己吃虧。詩尼曼小編建議業主們,在裝修新房的時候要了解一些工程驗收標準,定期去現場監工,可起到一定防范作用。
不過現在的新手業主有新做法,就是在拿到新房后一般先找到專業的定制家具品牌,讓設計師量房設計出效果圖,滿意之后再走水電裝修,避免花冤枉錢,更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