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家具行業已經進入緩慢的增長時期。根據工信部的數據來看,家具制造業在2016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8559.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8.6%;利潤總額537.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7.9%。
增長率未及10%,與其他行業相比,家具業的增長速度落后了太多。而且,這里面還有定制家具30%增長率。若剔除這一數據,成品家具的增長速度恐怕慘不忍睹。
成品家具不賺錢,許多家具企業紛紛向定制轉型。有人甚至戲言,“不定制,無發展。”
定制成為主流?
不管是否有專業的背景與能力,只要與“家”有關,各廠家都會打出“定制”的旗號。在各大家具賣場及店面 ,“定制”的蹤影無處不在。賣墻紙、賣地磚的甚至是家裝公司都已捎上定制的服務。
成品家具品牌向定制轉型,而老牌定制品牌則向全屋定制轉型,這是家居行業目前的主流趨勢。例如,
以定制衣柜出身的索菲亞和詩尼曼都開始納入了廚房產品和床、床墊等配套品;櫥柜定制出身的歐派正在全國鋪設家居體驗館,同時不斷豐富其產品體系。
定制是否名副其實?
從成品家具陣地轉移到
定制家具陣營,難免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對于剛涉足定制行業的不少企業來說,“定制”似乎只是一個用來炒作的概念。它們既沒有完整的定制體系,也沒有系統的服務系統,有些廠家甚至連圖紙都出不了。如此名不符實,讓不少消費者失去了對品牌的信任。
轉型定制須理性
“定制”是塊香餑餑,但不是誰想吃就能吃。即使是成熟的定制品牌,嘗試轉型也需克服重重技術困難,更不用說缺乏技術和經驗的新品牌。因此,
成品家具品牌不能盲目跟風轉型定制,而是要從自身的條件出發。否則不僅會面臨“有投入無產出”的尷尬,更會喪失已有的競爭優勢。
再者,成品家具并非沒有利潤點,只有能找到新穎的發展途徑,同樣可取得突破。以林氏木業為例,雖然也是做成品家具,但憑借不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再加上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強大營銷體系,連續在天貓雙11奪得行業的銷售冠軍,創造了4連冠的神話!
我們能說,成品家具不賺錢么?
總的來說,定制雖然是潮流,但不意味著非定制不可。各家具品牌需認清這一問題,切忌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