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服裝、傳統百貨等,都已相繼“互聯網”化,且都有較為成功的商業范例。伴隨著消費升級的加速,作為同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居家裝行業正在成為電商企業競逐的下一片“藍海”。京東家居家裝日前在第十屆京東家裝節發布上表示,2017年1-8月已經有近5000個中國品牌在京東平臺上實現了同比120%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今年京東家居家裝交易額將超千億元。“五年內線上線下第一”的豪言壯語還歷歷在目,如今來看,京東家居家裝實現這一目標還真的不在話下。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京東到底有何“商業秘籍”?
打破行業傳統思維:建立家居家裝運營新生態
僅以裝修為例,傳統模式下對于用戶來說都是自己找施工隊、裝修公司,自己跑建材、家具、家居等,這顯然是一件非常費時費力的事情,而且最讓許多業主不放心的地方是這種傳統的模式裝修的質量并不能讓業主滿意,像以次充好、隱性欺騙等現象屢見不鮮。可見,家居家裝行業迫切需要的是一整套覆蓋信息、商品和資金流的全新支撐體系。
互聯網本身就具有開放性特點,使得裝修建材、人工的價格水平也被公開;移動互聯實時監督的方式,也必然推動裝修流程的透明化與公開化。京東家居家裝把自身的互聯網經營思維融入家居家裝行業有利于推動了行業標準化的建立,讓用戶放心,從而提高了用戶體驗。
此外,在家居家裝品類中,大件商品占比較高,對于倉儲物流有很高的需求。在這一點上,京東的優勢毋庸置疑。京東積累了十多年的倉儲物流經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協調運作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物流方面的優勢,在行業內首創物流可視化、大件入倉、家具211服務,直接帶來轉化率、好評率的顯著提升,賦能品牌商。
對于家居家裝產品來說,與線下消費相比,網購無法體驗實物,是另一個痛點。基于此,京東家居家裝推出的“設計幫”和 “門店幫”產品,不僅用更立體的方式向消費者展示商品和商品搭配方案,更將線上訂單處理與線下商品體驗及安裝服務打通,打造了線上線下相結合O2O模式。
哈佛商學院《文化戰略》一書曾這樣談到:“為了跨越文化鴻溝,品牌需要走出圈內人主導的市場,轉至跟隨者的消費市場。”在筆者看來,京東在家居家裝行業來說已算是“老人”,他之所以能夠實現從零至一,又從一至十正是由于它跳出了傳統家居家裝模式的思維怪圈,利用自身優勢,用新的互聯網思維來加以改變。